聖公會資料

香港聖公會歷史簡介

「聖公會」之中文字面意思為「聖而公之教會」。這個名稱自十九世紀英國聖公會及美國聖公會來到中國建立教會時便一直沿用至今。

 

聖公會扎根香港已接近一百七十年之久。早在1843年,史丹頓牧師便來到香港,成為首位殖民地聖公會牧師。1849年,維多利亞教區成立。由於本地華人教友及教堂數目不斷增加,教區於1913年歸入中華聖公會之華南教區,與維多利亞教區相重疊。1951年,隨着中國政局之改變,港粵教區與當時的中華聖公會分離,成為港澳教區。

 

為了配合教會的未來發展及保持其獨立性,香港聖公會於1998年10月25日正式成立教省。作為普世聖公宗的其中一員,香港聖公會與現時全球其餘37個教省皆為基本的獨立單位。各教省為自主自治的信仰羣體,但也同屬因持守同一信仰而凝聚為一體的普世聖公宗團契。這正是聖公宗精神「我們雖眾,仍屬一體」的具體呈現。

 

現時香港聖公會由三個教區(即香港島教區、東九龍教區及西九龍教區)及一個傳道地區(即澳門傳道地區)組成。感謝天父的恩典與保守,教會的事工一直在持續發展。通過宣教佈道、牧養教育、社會服務來回應社會各階層人士之需要,以此將耶穌基督的愛融入社群之中,使人認識真理,歸榮耀於上帝。
 

(詳細資料請瀏覽香港聖公會網頁)

聖公宗(香港)小學監理委員會歷史簡介

1860年,「英國海外傳道會」(Church Missionary Society [簡稱C.M.S])委派傳教士東來傳教。其中一位傳教士白思德女士於香港島設立了多間以她名字為校名的學校。

 

1876年,為紀念白女士的功績,將曾被燒毀後重建於荷李活道的一所學校命名為白思德紀念學校。這所學校即是今天聖馬太小學的前身,亦是聖公會第一間小學。自1881年至1931年期間,又先後有十三所學校被創設,學生人數則達千餘人。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校務因戰爭而有所停頓。

 

1945年8月,戰爭結束,香港重光。隨後幾年,大陸各省人士多來港營生,人口亟增,學童人數亦隨之增長。當時,何明華會督對學童教育極表關懷,遂請施玉麒牧師率領辦理復校工作。1961年,為方便發展及計劃擴展學校工作,便成立「聖公會小學監理委員會」,以此來接管由「英國海外傳道會」所創立的學校。

 

踏入二十一世紀,為配合不斷變更的教育政策,維持推動教育工作的優勢,本會於2006年6月成立新公司,取名為「聖公宗(香港)小學監理委員會有限公司」。現時屬下小學共有50間,分佈全港各區。
 

(詳細資料請瀏覽本會網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