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歷史

校址的選擇
  • 一九六五年,當時的教育司署接觸聖公會何明華會督,探討教會是否願意在官塘區興辦一所提供工業教育的女子中學。其後,何明華會督便聯絡班佐時牧師(即本校的首任校長),商討有關興辦學校事宜。

    一九六五年底,班佐時牧師初度探訪學校現址樂意山(以前亦稱鱷魚山),當時,通往校舍的道路尚未完工,校舍的周圍沒有任何建築物,而山下的功樂道亦尚未鑿通。

    有鑑於政府建議興辦一所設有廿四班的中學,以提供女子工業教育,班佐時牧師計劃在本校開設四個不同的學科(文科、理科、商科、工科)以饗要求。一九六六年,教會接獲政府的通知,得悉經過測量後,校址的面積實足以開設卅班級;然而,隨著班級的增加,校舍亦須因此而擴大,建築費用亦相應增加,此實非教會所能承擔,因此,當時教會曾有意放棄現址,改而另擇一處面積較小者作為新的校址;不過,因為所有參與籌建者皆認為此處實乃最佳之學校選址而決定予以保留。一九六七年,教會與政府達成協議,獲得額外經費,興辦本校。

校名的決定
  • 對於學校的命名,當時,何明華會督曾提議將這一所新女校命名為 St. Anne,但籌委會中的華人委員則認為,校名的中文譯音(聖安妮)不大適切。經過一番探討後,班佐時牧師從基督教字典內找到了一位聖者的名字 ── St. Catharine。St. Catharine 生於十一月廿五日,在埃及的亞歷山大成長。以這個聖日作為校慶日是最適合的。再者,St. Catharine是女學者、律師及車輪製造者的主管聖人,而本校是一所文法工業中學,有著與St. Catharine主管事務的共同特質,所以,將本校命名為St. Catharine 最適合不過。

    其後,經過長期商討,聖巴拿巴堂的主任劉允牧師建議,以「傑靈」為本校的中文譯名,取其「人傑地靈」之意,代表本校建基於這一片福地之上,將會培育出品格良好和才能全面的畢業生,服務社會。

班名的決定
  • 一九六八年九月,本校開設五班中一,班佐時牧師認為,若是將五班的命名由一甲順次稱至一戊有欠周詳,因為甲至戊這種帶有等級差別性質的稱謂,容易令人誤以為班級的編制是以學生成績之優劣作為劃分的標準,因此,班佐時牧師從新約聖經中選取了五位女子的名字來為這五班中一命名。這些名字分別為:

    馬利亞 Mary:一位很聽基督教導的人
    馬太 Martha:一位忙碌的廚師
    多加 Dorcas :一位裁縫
    百基拉 Priscilla:一位製造帳棚的人
    非比 Phoebe :一位女會吏

    這些聖經中的女子,都是女生們的良好典範。在創校的第十年(一九七七至七八年),本校加開了兩班浮動班級,分別取名為拿俄米Naomi和路得Ruth。路得為外邦人,她跟隨離鄉多年的拿俄米返回希伯來家族,並且受到熱情的款待,因此便以這兩位女子的名字,來為這兩班新增班級命名。而這些名稱,同時亦作為本校不同社別的名字。

    至今我們仍保留著以Mary, Martha, Dorcas, Priscilla, Phoebe和Ruth為班級命名。

開校的情況
  • 一九六八年九日一日開課時,本校不僅已設立了五班的中一級,而且有五個不同的學科,所有同學皆可升讀中五,並參加中學會考,這五個學科分別是:文科、理科、商科、工科和職業訓練。

    建校初期,位於樂意山 (以前亦稱鱷魚山) 上的校址仍是一片大空地,即使數月後,這片空地上亦只增添了一條橫幅,上面標示著「本校圖則由王董室內設計有限公司設計」,而校舍的建築工程要到同年的十二月底才開始動工。是年的聖誕節,第一批動工的工人,用木柵及繩索把本校的校址圍起來,自此,校舍範圍始清晰可辨。

    一九六九年三月廿二日,本校邀得姬達爵士為校舍奠基。同年九月,新校舍啟用。一九七零年三月九日,港督戴麟趾爵士乘坐直昇機駕臨本校主持校舍的啟用儀式。

校章
  • 紅色:   令我們想起殉道者的血:「殉道者的血,是教會的種籽」,
                  而他們的血培育了教育的種籽。

    校訓:   勇敢 溫婉 誠懇

    十字架:景教十字架。

    傑靈輪:顯示我們的聖人所受的酷刑。

    蓮花:   為純潔的象徵,表達「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
                 十字架在蓮花之上,是要宣示基督的受死戰勝世間的罪惡。

校歌
地址: 九龍觀塘康利道26號
電話: 2345 6481
傳真:2790 2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