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家長、各位同學:
暑假結束了,相信大家已經做好老師精心設計、讓同學發揮創意、與家人協作互動的「暑期自主學習課業」,期待看見你們善用學時、延伸學習的成果。
近年本校致力發展具有特色的校本課程,今年我們繼續以「文化育人,喜動觀塘,心繫家國」為學習主題,透過有機結合,自然連繫,全校參與,讓學生得到整全的學習體驗,得以全人發展。去年我們開展了「文化育人」德育、公民及國民教育校本課程,當中包括個人篇「做更好的我」和「六藝之星」校本獎勵計劃、學校篇「Yes I Can!! Speed Cups 快手疊杯」(集本校親子和老師的創意,本學年將命名為「觀秀快趣CUP」) 和「天氣小主播及節氣先生」,另外還有家庭篇、社區篇、國家篇、世界篇等文化領域。「文化」是人類知識的累積和整全,可以豐富人的內涵,可以孕育人的修養。我們深信孩子在深厚的文化底蘊中孕育,可以更加茁壯成長。
說到「喜動觀塘」,「喜」是欣喜,「動」是啟動。本校由1959年在牛頭角舊校舍,已經服務觀塘多年,即將迎來第六十五個年頭,一代一代觀塘區居民和本校畢業生,都見證着本校和觀塘的成長。我們整合了本校成功申請優質教育基金發展的「共建觀塘智能社區」校本課程,把同學在語文、數常、創科等各個範疇的學習成果,加上本校校友Chocolate Rain的創意,製作了「觀秀電子數碼地圖」,讓同學研習觀塘社區資源和標誌建築,探古尋源,學懂感恩,作出貢獻。本校去年參與香港大學課研計劃「透過自主學習策略推動STEM教育」,
帶領五年級同學到立法會參觀,並約見運輸及物流局首席助理秘書長等官員,介紹他們探究、研習和編程的學習成果 — 「觀秀纜車系統」提交「小腦袋 • 大想頭」計劃書,期望舒緩觀塘和秀茂坪多年的交通擠塞問題,以及表達連接安達臣新發展區的創新提議。這正是本校學生回饋社區的起點。
至於「心繫家國」,本校致力推動國民教育,透過認識和欣賞中國文化,建立學生國民身份認同。今年本校將會繼續推行「經典名句育賢才」校本課程,讓同學透過中國文言經典認識我國幾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精萃,學習中國先賢的學問和智慧,希望同學從認識到欣賞,從認同到實踐。此外,本校參與了香港教育大學「偉人傳奇 • 博學中文」計劃,讓同學透過閱讀偉人傳記事跡、創作編寫劇本及聲演獨幕劇,建立正面的價值觀及高尚的品格。
學校期望「觀秀」的學生學以致用,裝備自己,做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從「喜動觀塘」到「心繫家國」,從「關懷社區」到「貢獻祖國」。今年我們還會透過重新整合上課時間表,推行「跨科學習課」,發展多元化小息活動,創造「晴TEEN空間」,更會帶領同學到深圳體驗乘搭「雲巴」,延伸探究本校「觀秀纜車系統」。未來科技日新月異,為配合中共二十大報告強調的「科教興國」,我們要為孩子好好裝備科技世界所需具備的能力,同時為孩子培養豐富的人文修養、包容尊重的態度,立志傳承,為自己生活的社區、國家和世界服務,成為善用科技,造福人群的優秀新青年。
袁藹儀校長
二零二三年九月